搜索

您的关键词

合作交流

12月17日,2024两岸碳中和论坛在福州高新区举行。论坛由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财团法人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共同主办,吸引两岸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近300人参会。与会嘉宾围绕“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开幕式上,福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郑鸿发表致辞。他首先受郭宁宁书记、吴贤德市长委托,代表福州市委、市政府向来宾表示诚挚欢迎。相信本次论坛的召开必将为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管委会委员,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家强在致辞中代表主办方向出席本次论坛的两岸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希望大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凝聚共识,交流思想,互学互鉴,不断拓展两岸在碳中和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碳中和事业共尽心力。

财团法人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副董事长高思博在致辞中表示,碳中和行动已被纳入国际贸易的规范,两岸企业包括台商都面临新的挑战。两岸合作可以加速碳中和科技投资,激发节能减碳潜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大低碳经济的发展,将碳风险转成碳机会。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产业委员会主委吴家莹在致辞中表示,两岸在科技与产业方面各具特色与优势。这些优势若能在碳中和的大框架下相互交融、协同发力,必将产生强大的合力。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演讲中强调了“双碳”目标对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带动产业绿色升级转型的核心在技术。在全球在实现减碳目标的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供应链关键材料及规则制定是需要面临的共同挑战。

财团法人二十一世纪基金会能源研究发展中心召集人、台湾“中央大学”管理讲座教授梁启源在演讲中介绍了两岸碳中和产业竞争力卓越企业的评选机制。评选透过温室气体排放、再生能源使用、水资源管理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指标,并参考国际标准,评选出两岸在碳排放、碳中和实践方面表现卓越的企业,希望以此促进企业永续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并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腾讯集团碳中和高级顾问、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能源专家翟永平在演讲中,谈到AI和数字化技术带来的能耗和碳排放挑战,但同时指出这些技术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行业效率,减少碳排放。他以腾讯为例,展示了数据科技公司如何通过消费者绿色生活方式、行业低碳转型和社会可持续价值创新三个方面贡献于碳中和。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新加坡中国科技交流协会会长、福州大学未来膜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蓝伟光在演讲中强调了海洋经济的重要性,他认为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是实现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提倡利用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经济,特别是通过膜技术改善水质和提高产业效率。

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名誉主席、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在演讲中强调了共建零碳社区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万科在垃圾分类和城市有机垃圾循环利用方面的实践,以及新加坡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成就。他认为中国在碳中和经济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并提倡东亚文明应联手形成自己的碳中和模式和标准。

在主题演讲环节,来自道达尔、台达、台塑、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等企业及研究机构的代表分别围绕会议主题,结合能源企业、制造业、光伏产业、酒店业、AI行业等发展现状,分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专业见解与实践成果。

本次论坛还分别围绕“COP29与全球碳中和协作”“科技突破助力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展开圆桌对话。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沈振江,北京绿色金协会绿色投融资专委会副主任吴媖,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教授、福建空天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国碳天衡创新研究院院长王坚,台湾空气品质健康安全协会理事长沈世宏,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未来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张馨予,银金达科创中心主任周宏涛,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正通,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青,台湾弘讯科技集团-广东弘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仁宏,亚绿航油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汪申等来自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各抒己见,为两岸在碳中和领域加强合作、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坛组委会专家作评选规则说明

作为两岸碳中和论坛的亮点,论坛设立了“两岸碳中和可持续发展卓越企业奖”“两岸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奖”及“两岸碳中和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项目奖”,以鼓励两岸企业践行ESG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经过严格评选,100家两岸及香港上市企业,9家绿色低碳技术企业及8家在能效提升、节能降耗方面卓有成效的企业分别获得以上奖项。在论坛现场举行的颁奖仪式上,主办方为获奖企业代表颁发了奖杯和证书。

本届论坛开、闭幕式及演讲环节由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张征征主持。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鲁玺,清华校友总会碳中和专委会(筹)常务秘书长秦宝波分别主持了圆桌对话环节。

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强为清华大学福建校友会会长林超颁发“碳中和”证书

在闭幕式上,主持人宣布此次会议经由第三方机构,依据国家发布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进行专业测算产生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由清华大学福建校友总会代表主办方,通过购买中国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对会议碳排放进行抵消,实现了本场会议的“碳中和”,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色办会理念。

本此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两岸碳中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学术与产业高水平对话的平台。与会嘉宾表示,期待两岸能够继续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共同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作出更多贡献。

上一篇:第二届天工论坛顺利召开,“碳足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下一篇: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等院士专家出席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