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由清华大学、联合国环境署(UNEP)生命周期倡议(LCI)和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联合主办的“全球生命周期评价(LCA)平台:从愿景到行动”国际研讨会于2025年7月10–11日在清华大学海外基地——意大利米兰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举办,明确了共同迈向互联、互通、互信的全球LCA基础设施的愿景和路径。

会议成果报告现已在 UNEP LCI 网站面向全球公开发布。

该项工作由能源基金会、“碳中和与能源智联”(CNEST)多边合作项目和碳足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支持。

UNEP LCI正式发布米兰会议报告

后附报告中文译文,原报告(英文)可登录https://www.lifecycleinitiative.org/library/global-lca-platform-shaping-the-future-from-vision-to-action/获取。


全球生命周期评价平台:从愿景到行动——研讨会总结报告

引言

2025年7月10日至11日,全球生命周期评价(LCA)平台研讨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由清华大学、联合国环境署(UNEP)生命周期倡议(LCI)以及帕多瓦大学联合主办。会议汇聚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及国际组织的利益相关方,共同为构建可信、联邦式的LCA基础设施明确共同行动路径。

与会各方一致确认:为更好支撑全球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商业实践与政策制定,亟需稳健、协调一致且可获得的生命周期数据、方法与模型。会议达成共识,将全球LCA平台界定为一个可互操作、包容性的系统,用以实现透明的数据交换、质量保障及LCA的全球化应用。

该平台与UNEP全球环境数据战略的五大支柱(治理、互操作性、质量、获取与能力建设)相契合,并为国际数字化转型倡议作出贡献,包括数字环境可持续发展联盟(CODES)框架下的“面向循环经济的数字化影响倡议(D4CE)”。与会者强调的核心原则是:在平台框架内实现模型与数据的相互信任,确保各利益相关方能够依赖LCA相关数据的完整性、透明性与一致质量。

平台架构

与会者一致同意构建一套联邦式系统架构,将既有的国家级、区域级与商业数据库连接起来,同时支持模块化、可扩展的发展。其关键特征包括:

统一的数据词汇表和标准化API,确保互操作性;

分层访问控制,平衡开放性与数据保密及所有权;

全面的质量控制、版本管理及用户反馈机制;

支持开源及商业贡献,实现区域与行业的整合,且核心聚焦于开源数据;

配套能力建设措施,促进全球新兴LCA社群及学生的参与。

数据标准与互操作性

与会者就建立灵活、模块化的全球LCA数据模式达成共识,以确保互操作性与可追溯性。其目标与后续行动包括:

近期行动:开展跨数据库映射,协调与整合命名规范,建立可靠的桥接协议;

长期目标:实现统一标准与无缝数据交换,并具备透明的审计可追溯性;

基本原则:情境驱动的数据访问、最低披露要求,并与传统及新兴系统保持一致。

治理与信任

治理被确定为可信度与信任的核心基石。平台的可信度有赖于通过透明流程、认证与持续验证所建立的“模型与数据的相互信任”。与会者一致支持:

包容性的多元利益相关方治理架构,设立中心与分布式“卫星节点”;

决策、合规与利益相关方参与的透明流程;

与政府、产业与标准化机构(如ISO、GHG Protocol)建立结构化合作;

以同行评审、透明认证与反馈闭环作为信任机制;

可持续的商业与资金模式,确保长期可行性。

工作组与后续计划:

为落实路线图,首先设立四个工作组。各组将制定职责范围(ToR),明确牵头人,并于下次会议报告进展。

1. 标准与方法学工作组:制定共享数据模式、映射协议,协调LCA模型与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方法;

2. 数据质量、评审与管理工作组:定义质量指标、评审与认证流程,管理数据集生命周期,结合用户与AI辅助验证,保障平台内模型与数据的相互信任;

3. 平台治理与利益相关方参与工作组:设计治理模式、角色与参与机制,建立合规与参与策略,确定资金模式并保障可持续性,提供入驻与培训支持;

4. 技术开发与基础设施工作组:构建和维护IT骨干、API、网络安全与开源集成;保障联邦式运行与可用性。

后续计划

发起征集,欢迎各方表达参与工作组活动的意愿;

召开四个工作组的启动会议,明确初步职责与产出目标;

制定传播与推广路线图,汇总定位、技术及治理蓝图,面向全球广泛传播与筹资。

上一篇:全球碳中和进程论坛暨《2025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下一篇:《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5》发布(附全文下载链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