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学术报告
活动时间 2024年7月2日(周二)14:00-17:30 活动地点 北京西郊宾馆
主讲嘉宾 多位专家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明显提高,但空气质量仍未全面达标,威胁人群健康,尤其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威胁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人为气候变化导致的高温热浪、干旱、极端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进一步威胁人群健康。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同根同源,协同治理可实现气候、环境和健康协同效益。2023年COP28首次将健康议题纳入气候议程,并通过《气候与健康宣言》。HEI最新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已上升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风险因素,及早应对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越来越成为国际共识。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目标导向制定协同治理战略和规划,将助推中国空气气候协同治理政策落地实施,助力中国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双碳目标尽早实现。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承办、能源基金会支持,兹定于2024年7月2日(周二)14:00在北京举办2024年第35期碳中和学术沙龙——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以健康为抓手,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效路径,促进协同效益最大化。


沙龙议程

14:00 - 14:10 来宾介绍

宫继成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健康系主任、研究员

14:10 - 15:30 主题报告(4位,每位20分钟)

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黄存瑞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教授

大气污染与心脑血管健康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刘芳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研究员

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协同效应与政策

谢空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基于综合评估模型的减污降碳协同控制与健康效益

偶空阳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15:30 - 15:40 休息

15:40 - 17:20 嘉宾点评与讨论

点评讨论嘉宾:(按姓氏拼音排序)

毕是军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蔡闻佳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

宫继成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健康系主任、研究员

郭新彪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主任、环境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胡京南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空欣

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

尹志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世秋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7:20 - 17:30 总结


参与方式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微信视频号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微信视频号


联系人:CCAPP秘书处

邮箱:makeinsight@makeins.cn

秘书处小助手微信:ccapp19


上一篇:清华大学碳中和技术论坛第十期:中国甲烷减排技术路线展望

下一篇:第34期碳中和学术沙龙“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体系与实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