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11月7日,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迎来了由五场分论坛组合而成的重磅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以下简称“碳大会”)。本次碳大会由一场主旨论坛和四场专题论坛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担任论坛主席。

在史上最热的一个夏天过后,全球科学家们带着更强的紧迫感和更新的科研进展齐聚碳大会。还有更多的同行者加入,多位能源界“诺贝尔奖”埃尼奖得主首次参加顶科论坛,在碳大会集体亮相。

作为顶科论坛最负盛名的标志性论坛之一,本届碳大会继续深挖掘碳领域的科学专题。论坛围绕零碳主旨,从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能源两个方向展开基础科学讨论,并将探索的前沿推进到了海洋碳中和和碳监测碳计量。

零碳变革:“牢记斯特恩报告的告诫”

“我们要牢记斯特恩报告,”碳大会主旨论坛刚一开场,贺克斌就发出了告诫。气候变化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能否承担不采取行动的后果?

图片

贺克斌院士

世界各地频发的野火,是自然界逐渐迫近的警告。贺克斌介绍,自1900年以来因为消防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地野火的强度降低了,但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却出现了增加的趋势。

2018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讲席教授、卡夫利能源纳米科学研究所联合主任奥马尔·亚基(OmarYAGHI)为贺克斌的说法提供了佐证,2018年美国加州大火烧毁了430万公顷森林。“我的家离这个地方不远,它曾经

是全世界最美的地方之一。”

图片

奥马尔·亚基教授

作为国际材料设计界的顶尖科学家,亚基是碳捕捉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他说“我有信心,相信化学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这番话同样也提振了现场观众们的信心,而随后更多的科学家开始介绍他们的“黑科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带来了关于“单原子催化”的主题演讲。

图片

张涛院士

2013年埃尼新前沿烃类(上游)奖得主、皇后大学化学系教授菲力普 G. 杰索普(Philip G. JESSOP)从“假设你有一桶被污染的水”开始,介绍了他的“碳转化材料研究”。

图片

菲力普 G. 杰索普教授

“太阳照射到地球一年内的能量,相当于大概是800多万亿桶的原油,这已经超过全世界对于原油的消耗量。”因此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利时那慕尔大学终身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战略科学家苏宝连(Bao-Lian SU)决定回到大自然中,从蝴蝶翅膀的物理结构开始探究光子晶体,给我们带来了“助力双碳目标的新思想新概念”。

图片

苏宝连教授

2011年埃尼可再生与非常规能源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冠名教授古格里·斯蒂芬诺伯罗斯(Gregory Stephanopoulos)认为科学家们所讲的“多种方法都是很有前景的。如果再来想想大家正在研发的技术,我认为的确有很多的潜力。”但人们必须认识到,双碳问题“非常复杂,有很多的维度”。

图片

古格里·斯蒂芬诺伯罗斯教授

奥马尔·亚基说,我们应该“以登月的雄心,形成全世界的统一阵营”,主持人鲁玺认为今后的碳大会应该邀请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参与,从各种角度寻找解决方案。

碳问题需要从科学、技术、政策、支撑体系等各个方面去综合考量,正如“碳问题是气候问题的一部分,而气候问题又是可持续问题的一部分”,贺克斌总结道。

气候变革:当前气候变化数千年来前所未有

碳大会“科学引领气候变革——科学促进气候韧性发展”专题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周天军和2015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杰出能源讲席教授、化学教授杨培东一起担任联合主席。杨培东教授被科学界视为诺奖的热门候选。

当今世界上,除了野火频发,强降雨、热风暴等气候问题的症候都已经在全球各地出现。周天军忧心忡忡地表示,“最近气候变化是广泛的、迅猛的、加剧的,同时也是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

图片

周天军教授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世界气象组织(WMO)高影响天气研究项目(HIWeather)国际协调办公室主任、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中国委员会秘书长张庆红希望鼓励公众通过已经普及的智能手机,“带着环境友好型方式方法来去采集更高分辨率的数据”,参与到气候的观察和预测中来。”

图片

张庆红教授

2017年京都奖基础科学奖得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杰出教授格雷厄姆·法夸尔(Graham FARQUHAR)对此则持有谨慎态度,“巴西有一只蝴蝶挥了挥了翅膀,可能整个全球降水量就会变得不一样了”,他用蝴蝶效应形象地描述了整个气候体系的难以预测。

图片

格雷厄姆·法夸尔教授

参会科学家们也从各自的专业领域贡献了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2019年埃尼环境先进技术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弗里克化学实验室冠名教授保罗·奇里克(Paul CHIRIK)建议大家“重新构想元素周期表”,那些稀缺元素带来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挑战,他试图用新的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地球上丰富的过渡元素。

2005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自然科学冠名教授、化学教授理查德·扎尔(Richard ZARE)分享了“利用‘微液滴’科技实现可持续生活”的最新进展,近几年来这也是他专注的领域并成果丰硕,他认为“能够解决大气中的甲烷,就能很好地解决气候问题。”

图片

理查德·扎尔教授

本场专题论坛也举行了圆桌讨论,全球科学家们以气候为切入点,展开了从气候政策到科技发展,从化学到物理的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些沉淀对气候问题的解决将大有裨益。

能源变革:科学永远都会和人类在一起

全球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之下。长期能源政策的核心是加快推进能源转型,而如何寻找超越石油的能源恰恰成为了关键。这也是“科学引领能源变革——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专题论坛的主要议题。

本场论坛联合主席之一、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长李政希望“导航能源向着绿色方向转型。并提出全面的绿色解决方案,通过国际合作达成”。

图片

李政教授

本场论坛联合主席之一、2012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2010年千禧科技奖得主、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光子学与界面实验室主任教授米夏埃尔·格雷策尔(Michael GRÄTZEL)以《超越石油的能源》为题,介绍了光伏产业的进展。

图片

米夏埃尔·格雷策尔教授

“我们不能完全复制自然界的化学反应。”他从分子层面的作用入手,详细介绍了团队研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情况,该技术目前所需要的材料和成本远低于硅基的光伏电池。作为世界被引用最高的10位化学家之一,夏埃尔·格雷策尔教授被外界视为“诺奖候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理学院讲席教授、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主任孙立成是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他介绍了正在探寻的一种尝试复刻大自然中水解过程来制备太阳能燃料的途径。经过不断调整,他的团队已经逐渐实现了甚至优于自然的结果,他表示“这些进展也给了我们希望,如何在能源变革中用非常便宜的方式实现太能板的工业化生产”。

图片

孙立成院士

2018年埃尼环境先进技术奖得主、韩国科学技术院副校长(研究方向)李相烨(Sang Yup LEE)从他研究的生物燃料领域的视角,展望了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他相信未来“至少有四分之一化工行业会基于生物质”。人类也并没有多少选择,因为我们再不能依赖化石燃料了。

图片

李相烨教授

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院士、伯明翰大学首任Chamberlain(资深)讲席教授丁玉龙(Yulong DING )在演讲的一开始就发问,“科学和工程两个领域要做什么?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各自的角色是什么?”由此展开了他对储能技术研究成果的分享。

图片

丁玉龙教授

论坛随后还邀请近十位全球科学家开展了圆桌讨论,从科技的前沿研究到公共政策的制订,进一步探讨能源转型的解决方案。面对日渐紧迫的挑战,李政教授相信“科学永远都会和人类在一起”。

蓝色变革:WLAONCE签约合作,展露深耕双碳雄心

浩瀚的海洋意味着包容。它以地球表面的近四分之三面积,储存着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把碳放到海里封存起来是负排放。如果正负得零,就得到了碳中和。”在“科学引领蓝色变革——支撑碳中和的海洋路径”专题论坛中,本场联合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联合国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Global ONCE)联合主席焦念志院士介绍了由他牵头的ONCE。这个将海洋视作巨大碳库的宏伟计划目前已经得到美、欧、亚、非等全球代表性地区的33个国家78所科研院所的积极响应。

图片

焦念志院士

本场论坛期间,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也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举行了隆重的合作签约仪式。这标志着WLA在双碳领域的长远规划和深耕的恒心。

对于大海人类依然知之甚少,这也意味着无穷的潜力。

本场论坛中科学家们分享了很多“蓝色变革”的前沿探索。论坛另一位联合主席、2011年埃尼新前沿烃类奖得主、挪威科技大学电子系统系教授马丁·朗德罗(Martin LANDRO)思考的是“如何实现千兆吨级的海底封碳”。

图片

马丁·朗德罗教授

2018年埃尼前沿能源奖得主、2019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科学家王中林正在进行的纳米发电机项目代表了一种“蓝色能源”的未来。

图片

王中林教授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科研教授、索邦大学教授、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让-皮埃尔·加图索(Jean-Pierre GATTUSO)分享了他对“海洋作为气候变化与减缓与适应方案”的最新研究。

图片

让-皮埃尔·加图索教授

“深海海雪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维也纳大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部主管格哈德·赫而德(Gerhard HERNDL)关注海底那些白色雪片一般的迷人美景,它们实际上是可以更显著地固氮的深海微生物。

图片

格哈德·赫而德教授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柯蒂斯·萨特尔(Curtis SUTTLE)对海洋中的病毒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他表示病毒也是海洋碳封存中的重要角色。

图片

柯蒂斯·萨特尔教授

上海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方家松将神秘的深海比喻为“发电站”,希望通过“行星规模的DOME计划”让一代代人享受到海洋的福祉。

图片

方家松教授

碳测变革:全球跨越碳鸿沟,上海走在前沿

致力于打破全球“碳鸿沟”,本届碳大会首次创设了“科学引领碳测变革——科学碳计量开启精准碳中和之路”主题论坛。

国际计量委员会主席、南非国家计量院总监温南·洛(Wynand LOUW)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时间频率研究中心与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MTC26)主任委员方向共同出任了本场论坛联合主席。

全球顶尖科学家、中国两院院士、国际组织代表等全球计量“最强大脑”,针对迈向碳中和路途中的“碳测”难题,分别从CIPM(国际计量委员会)2030+战略及精准碳测规划、碳计量技术实际应用、创新实施碳测量系统等多个角度阐述独家观点并给出解决方案,共同探讨了如何设计兼具系统性、准确性、可比性与一致性的科学碳计量方法和通用评定标准,并为在场科研机构、企业等分享了碳计量领域前沿动态、最新成果及政策洞察。

论坛期间还隆重举行了“上海市双碳计量技术委员会”揭牌仪式,并发布了《“科技赋能碳计量 携手一起向未来” 上海倡议书》。本场论坛见证了上海走在了全球“碳测”领域的最前端。

图片

上一篇:中英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合作专家研讨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清华大学碳中和技术论坛第七期“面向碳中和的氢能技术”顺利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