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碳中和与能源智联”(CNEST)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推进会第二次会议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多功能厅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出席并致辞,会议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王哲主持。会议旨在交流项目阶段性进展、凝练下一阶段重点方向,来自科研机构、高校、大型央企和跨国企业的50余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23家项目合作单位,共有17家单位在现场作进展汇报。
贺克斌指出,在中国正式发布面向2035年的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的重大背景下,CNEST培育项目迎来战略窗口期。他强调,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30%将触及传统能源系统运行机制边界,需要以“碳”为核心重构能源系统逻辑,发挥人工智能、数字化调度等技术作用,以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和电力需求增长。这一背景下,中国在新能源发展和碳市场推进方面已具备显著优势,正在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方向性支持,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贺克斌还表示,CNEST计划正由培育阶段迈向正式立项,项目推进已受到国家部门的高度关注,需凝练科学问题、关键技术路径,并通过国际合作平台与机制化协作形成系统性成果。贺克斌强调,各参与单位要加强沟通协同,凝聚共识,提升整体显示度,为项目顺利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奠定基础。

贺克斌发言
会上,各项目参与单位讨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方向,包括加强项目各任务方向的研究,未来推动项目科学问题的凝练和能源智联系统的顶层架构设计;加快国际合作网络的拓展,推动与国际组织、顶尖高校和跨国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升CNEST项目的国际影响力;持续优化项目各参与单位组织协同与沟通机制,倡导以任务组为核心,增强任务统筹与信息共享,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各参会单位就项目的顶层定位和成果路径提出了重要建议,并达成广泛共识。与会专家建议,应进一步明晰项目最终目标和建设方向,并围绕总体目标制定战略规划。与会单位还建议加强任务组之间的统筹和内部协同,推动各领域交叉融合,提高研究效率。此外,参会单位强调了国际合作拓展、实体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的必要性,提出应加强与联合国、顶尖高校及跨国企业的合作,并通过地方政府或企业共建提供支持,以增强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执行力。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