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6月15日,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承办,能源基金会支持的2023年第20期碳中和学术沙龙“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顺利举办。活动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主任戴瀚程研究员主持。

沙龙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陈彬教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张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谢杨副教授作主题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李善同研究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石敏俊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书肖教授、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孙传旺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沈国锋研究员、伦敦大学学院孟靖副教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同丹助理教授七位专家受邀作点评讨论。

沙龙活动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陈彬教授以“区域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的健康不平等性”为题,介绍了大气PM2.5和臭氧污染控制的健康影响贡献和区域异质性。他指出,近年我国PM2.5浓度下降幅度较大,但夏季臭氧污染逐渐凸显。一个重要原因是,PM2.5和O3的协同控制需要协同减排前体物NOx和VOCs。以2013-2017年为例,仅NOx排放量减少了20%,而VOCs排放量没有相应降低,导致了臭氧污染加剧,体现了单一减排NOx的局限性。此外,跨区域污染物减排和健康效益的不平等性也值得注意。例如,NOx和VOCs减排程度最高的前10%地区贡献了全国人为源减排的30%左右,但其健康协同效益仅占约15%,VOCs减排的区域差异是主要因素。最后,基于不同的共享社会经济和典型浓度路径,评估了我国未来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健康效益差异,并提出在污染机理、心理感知、跨区联控等方面的未来工作展望。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张炳教授以“中国间隙性新能源投资的低碳环境协同效益评估”为题,介绍了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风能和光能的角色。他指出,风光能源对其他能源的替代效率并非一一对应,存在间接性、跨地区传输和政策改革后的市场竞争力等问题。根据模型结果,2030年风光能源约占总发电量的25%左右,可减少近1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减排效率为28%。从风和光的比较来看,风能贡献更大,到2030年占比将达67%。此外,由风光替代效率低的煤电厂也会带来超过20%的其它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的减排,减少了末端治理的压力。最后,通过分析单位发电量的减排效果及其省域异质性、风光互补性等,得出适合不同省份的最优风光比例,并与其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谢杨副教授以“气候变化应对健康经济效益分析”为题,分享了其十年来的工作成果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她介绍,高温热浪来引起的疾病和媒介传染病范围可能会增加,同时还会对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产生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能受到的水相关疾病和营养不良的威胁值得警惕。此外,人口老龄化将减少甚至抵消环境质量提升和医疗环境改善带来的健康和经济效益。从空气污染治理的角度,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空气污染治理成本效益、治理措施影响、新能源发展的空气改善效果以及投资收益比作了定量分解,并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付出较多但收益较少的原因。最后还介绍了其他亚洲国家(例如日本和印度)在气候目标下空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医疗负担、人口过早死亡等方面的评估。

随后,与会专家们围绕模型精细化、区域异质性、健康效应评估和减排投资成本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专家们指出,新型污染物减排、室内空气质量评估以及情景不确定性分析等方向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要加强多学科背景融合、多模型交叉耦合。随着模型成熟化、数据可得化和政策需求精细化,未来研究更需要以健康来引领环境管理,从基于SSP的传统情景转变为具有时效性、高精度的我国特色情景,将能源、环境、经济、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成果相融合,推动前沿研究不断进步,并最终提出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因地制宜的政策建议,从而为建设绿色中国和健康中国提供科学支撑。

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基金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现场或线上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2000余人线上观看直播。

上一篇:2023年第21期碳中和学术沙龙“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顺利举办

下一篇:2023年第19期碳中和学术沙龙“风电光伏电站生态影响”顺利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