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1月31日,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的第九期清华大学碳中和技术论坛 “设施尺度排放追踪技术”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排放监测和表征技术,从“全球-区域-城市-设施”不同尺度出发,分析不同类型排放监测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场景,进而聚焦设施尺度排放表征研究进展,展望“双碳”背景下设施尺度排放追踪技术的发展前景。论坛现场发布了清华大学组织国内外研究团队研发的 “碳甄-全球设施尺度排放追踪平台”(Global Infrastructure emission Detector,简称GID),平台旨在通过集成设施尺度排放追踪方法,表征全球主要排放源设施尺度动态演变过程,解析排放时空精细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模型方法和分析工具。论坛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鲁玺教授主持。70余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现场参会,近1万人次线上观看直播。

与会专家合影

致辞环节,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院士表示,本次论坛旨在探讨碳污减排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精细尺度上追踪和感知排放的位置、特征和排放量。这一核心技术对减污降碳协同、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等有重要意义,也为推动碳市场建设、落实“双碳目标”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希望环境领域有更多的中青年科学家可以投入其中,不断推进相关技术的发展进步。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院士致辞

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表示,精细化管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经之路,传统以宏观统计为基础的清单编制已难以满足相关需求,亟需从设施层面出发,研发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新技术、新方法,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深入了解逐个设施的排放水平。

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致辞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可持续能源与环境学域郑君瑜教授作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应对及城市精细化空气质量管理》的特邀报告。报告一方面针对粤港湾大湾区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应对的关键问题,介绍了贯穿“演变规律解析-关键技术开发-技术示范应用-技术体系构建”的全链研究体系;另一方面以深圳市为例,介绍了城市精细化空气质量管理实践经验,指出了街区、道路、设施等精细尺度排放表征的重要性。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可持续能源与环境学域郑君瑜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诚教授作题为《面向降碳减污的超光谱精准遥感》的特邀报告。报告从国产超光谱卫星技术与装备、温室/污染气体地基垂直遥感技术与装备、米级靶向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三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天地空排放监测技术的重要进展,阐述了其在高分辨率遥感监测、污染源识别和预警、高排放设施精准定位等方面的应用情景和科学价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诚教授作主旨报告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陈辉林教授作题为《基于星-地监测的甲烷点源排放速率及其不确定性估算》的特邀报告。报告从甲烷排放估算方法的概述出发,深入介绍了针对煤矿、油气开采等化石燃料甲烷排放强化观测结果,以及针对奶牛场、污水处理厂等生物发酵甲烷排放监测研究,强调了利用无人机、车载走航、卫星和地面遥感等前沿技术结合大涡模拟实现设施尺度甲烷排放监测的重要性。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陈辉林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卢骁副教授作题为《利用地面和卫星观测反演不同尺度温室气体排放》的特邀报告。他介绍了结合地面和卫星观测的全球甲烷人为源排放反演研究进展,指出了地面和卫星观测在多尺度反演中的互补性和一致性以及联合反演的科学意义,阐述了相关技术在揭示美国油气甲烷排放年际变化等方面的科学应用,展望了观测系统与模型反演结合助力温室气体源监测与减排的应用前景。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卢骁副教授作主旨报告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张强教授作题为《全球设施尺度排放追踪技术与碳甄平台(GID)》的报告。他从排放定量表征方法面临的主要挑战出发,阐述了设施尺度排放追踪技术的主要进展,介绍了集成设施尺度排放追踪技术构建的“碳甄-全球设施尺度排放追踪平台”及应用案例,展示了设施动态追踪、交互式分析等平台功能,展望了多源数据融合的排放表征技术在排放源精准表征和动态追踪方面展现出的巨大潜力。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张强教授介绍GID平台

点评讨论环节,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陈良富研究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研究员,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鲁玺教授,国家气候战略中心规划部柴麟敏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薛志钢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毛慧琴正高级工程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赵瑜教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偶阳研究员等8位特邀专家围绕设施尺度排放追踪技术最新进展、多种技术耦合应用、平台建设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专家们表示,未来可纳入更多技术方法,量化排放不确定性,进一步优化平台建设,不断拓展平台应用场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为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争取话语权和主动权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陈良富、严刚、鲁玺、柴麒敏、薛志刚、毛慧琴、赵瑜、偶阳分别作点评

未来,碳中和研究院将与各伙伴单位组织开展更多元、更聚焦的交流活动,凝聚共识,碰撞思想,共同开发设施尺度排放追踪技术、建设在线技术平台、增强国际影响力,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贡献集体智慧。

下一篇:“中国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路线展望”中期汇报会顺利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