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合作交流

1月8日,英国驻华大使馆代表团一行访问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来自清华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中英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英国商业贸易部等机构的代表,就中英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的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此次访问活动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旨在推动中英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的合作,共同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关大博首先介绍了研究院概况。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致辞中对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达了对中英双方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深化合作的期待。

贺克斌院士致辞欢迎英国驻华大使代表团来访

多位专家学者介绍了中英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的合作情况。关大博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与英国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的合作成果,涵盖超过50个英国机构,包括爱丁堡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这些机构共同推动了气候变化研究和创新合作。清华大学与剑桥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碳中和与能源系统转型研究,同时与萨里大学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清华大学还积极参与全球大学气候变化联盟(GAUC),推动联合研究与青年人才培养。关大博教授领导的碳核算数据库课题组自2016年以来举办六届碳核算夏令营,吸引了国内外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学者的关注,成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关大博教授介绍清华大学与英国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的合作成果

清华大学电机系副主任孙凯教授介绍了清华-帝国理工联合中心情况,这一合作项目标志着清华大学在能源技术创新和国际科研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清华-帝国理工联合中心聚焦于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旨在推动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孙凯教授强调了双方在科研、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方面的紧密合作,并展示了联合中心在推进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通过这一合作平台,清华大学与帝国理工学院将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源科技人才,推动中英两国在碳中和与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

孙凯教授介绍清华-帝国理工联合中心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鲁玺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在中英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强调了双方在高效风力发电机组、智能控制系统及新能源电力系统集成技术等关键领域的联合研发,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明阳在全球清洁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这种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不仅促进了技术进步,还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的新能源人才,进一步加强了中英两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影响。明阳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推动了两国可持续发展研企合作的深化。

鲁玺教授介绍清华大学在中英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

最后,关大博教授介绍了碳中和与能源智联多边合作计划,该计划通过国际合作推动能源系统转型以实现碳中和目标。他强调电力系统去中心化的重要性,提出了整合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能源存储系统和需求侧管理的创新方案。关大博教授还展示了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强调国际合作在实现净零排放中的关键作用,并讨论了构建低成本碳中和能源系统、推动碳中和技术创新的目标。

关大博教授介绍碳中和与能源智联多边合作计划

在讨论与总结环节,中英双方专家学者就中英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科研合作进行展望,并展开深入讨论。来自英国大使馆的驻华大使吴若兰、参赞Venda Green和来自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陈德亮院士等与会嘉宾表示,双方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吴若兰大使在讲话中强调,中英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有助于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她感谢与会者并重申英国政府实现碳中和的坚定承诺,指出中英合作对全球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她以MENA项目为例,赞赏其与中国三十年的合作,并特别关注BP项目,认为其是中英合作的杰出成果。吴若兰大使呼吁展示合作成果,激励双方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吴若兰大使发表讲话

英国大使馆参赞Venda Green女士分享了她在中国六个月的经历,强调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并回顾了去年超级台风来袭时,亲眼目睹极端天气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她表示中英合作至关重要,并为两国共同努力感到自豪,也期待中英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Venda Green女士鼓励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Venda Green参赞发表讲话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陈德亮强调了中英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的合作,分享了自己在国际项目中的经验,特别是大型城市空气污染项目的显著成果。他很高兴看到中英合作的持续发展,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他鼓励双方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推动气候变化治理。

陈德亮院士发表讲话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中英两国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提出了建议。他们一致认为,中英两国应加强政策沟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与会人员合影

上一篇:“气候变化、碳中和与能源智联”(CNEST)研讨会在哈佛大学成功举办

下一篇:清华大学—能源基金会碳中和战略合作交流会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