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教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清华大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拟于2023年11月23日-25日举办第二届“全国碳中和博士生论坛”。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共同承办,旨在锚定我国碳中和目标重大战略需求打破专业壁垒,为国内外青年学者搭建跨学科、高水平、促创新的双碳交流平台,牢记助力国家培养碳中和高层次人才使命,促进碳中和人才培养与产学研融合。
一、论坛基本信息
1、 论坛时间
2023年11月23日-11月25日
2、 论坛地点
清华大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
注:开闭幕式为同步线上直播,国际学术分会场为线上线下融合,其他论坛活动均为线下。
3、 论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学生碳中和研究协会
清华大学学生创业协会
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社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会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研究生分会
4、 论坛参会人员
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碳中和相关专业的博士生以及少数博士后和优秀硕士生共计约300人。另邀请国内外碳中和领域约20位专家学者做主旨报告和论文点评。
5、 论坛主要内容
本届论坛设置了开幕式、平行分论坛、墙报交流、闭幕式等交流环节。其中,平行分论坛包含了6个学术分论坛(中文)、1个国际学术分论坛(英文)和1个创新创业分论坛,每个分论坛将从会前投稿中录取约8个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口头报告,其他录取的优秀作品将进行墙报展示。
6、 论坛初步日程
-会议报到-
时间:2023年11月23日14:00-17:00
地点:另行通知
-开幕式议程-
时间:11月24日9:00-11:30
地点:清华大学中央主楼
一、大会致辞
9:00–9:05 主持人介绍背景及与会嘉宾
9:05–9:15 领导致辞(一)
9:15–9:25 领导致辞(二)
9:25–9:35 领导致辞(三)
9:35-9:50 合影
二、主旨报告
9:50–10:40 大会主旨报告(一)
10:40–11:30 大会主旨报告(二)
-分会场议程–
时间:11月24日下午
地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分会场一:新型能源体系与储能分会场
分会场二:低零碳工业分会场
分会场三:碳中和政策、经济与管理分论坛1
分会场四:创新创业分会场种子组
分会场五:国际分会场
(注:各分会场同时进行)
组委会为参会人员准备了冷餐会(自助,不收取任何费用),欢迎参加。
时间:11月24日18:00-20:00,地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东一厅。
-分会场议程–
时间:11月25日上午
地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分会场三:碳中和政策、经济与管理分论坛2
分会场六:低零碳交通分会场
分会场七:碳汇与CCUS分会场
分会场八:创新创业分会场成长组
(注:各分会场同时进行)
-闭幕式议程-
时间:11月25日14:00-16:00
地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报告厅
14:00–14:05 主持人介绍与会嘉宾
14:05–14:15 会议总结
14:15–14:40 颁奖
14:40–16:00 优秀作品展示
7、 论坛费用及住宿
本届论坛不收取注册费用,交通和食宿费用自理。
会务组提供以下协议酒店供选择(价格仅供参考,可能发生变动):
(1)秋果酒店(北京学清路农业大学店)
价格:网价95折(大床约520,双人间约650)
地址:北京海淀区学清路23号1号院1号楼
发票:普票
预定电话:17769312191
距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约3.5公里,骑行约20分钟。
(2)和家宾馆(北四环店)
价格:标准间、大床房,有窗有电梯,498元 ;普通大床,有窗可通风但影响采光,需要走楼梯,378元。
地址:北京海淀区成府路华清嘉园22号
发票:普票
预定电话:13521512703
距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约1公里,骑行约6分钟。
(3)北京海安酒店(上地体育大学店)
价格:单人间内窗243;单人间外窗314。
地址:北京海淀区信息路38号工商银行旁
发票:电子普票
预定电话:010-60609305
距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约5公里,骑行约25分钟。
二、论坛征稿安排
1、 论坛征稿主题
本届论坛围绕碳中和各学科领域,共设置6个中文学术分会场:(1)新型能源体系与储能;(2)低零碳工业;(3)低零碳建筑;(4)低零碳交通;(5)碳中和政策、经济与管理;(6)碳汇与CCUS技术。另外设立碳中和创新创业分会场,以及国际学术分会场(交流语言为英文,线上线下融合)。各分会场征集口头汇报与海报展示,并开展等级评定和证书颁发活动,同时为所有录用参会者提供参会证明并赠送相关纪念品。
2、 论坛征稿对象
论坛面向国内外碳中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征稿,并欢迎硕士生和博士后投稿。
3、 论坛投稿方式
六大中文学术分会场和国际学术分会场:提交英文摘要(300-500词)(模板见附件1)或论文全文(中文或英文)至论坛官方邮箱,邮件主题命名为【分会场-题目-院校-姓名】。
创新创业分会场:提交报名表(模板见附件2)至论坛官方邮箱,表中简要介绍项目团队、项目特色、市场竞争力及社会效益等内容。邮件主题命名为【创新创业分会场-题目-院校-姓名】。
海报投稿:海报尺寸为A1(841mm × 594mm),提交海报至论坛官方邮箱,邮件主题命名为【海报-分会场-题目-院校-姓名】。
论坛官方投稿与联络邮箱:cnfds@tsinghua.edu.cn
4、 论坛投稿说明
(1)同一研究内容不能同时投稿口头汇报和海报。
(2)出于对参会者学术成果的保护,本届论坛不出版摘要集,研究成果仅限于参会者内部交流讨论,不影响参会者后续期刊投稿。
(3)投稿不限是否发表的论文。
(4)稿件应具有原创性与创新性,如有剽窃、抄袭、往届论坛录用论文重复投稿或其它学术不端行为者,文责自负。
(5)有关投稿录用、参会确认等所有重要信息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请确保联系方式正确并及时查收消息。
5、 论坛征稿重要时间节点
(1)论文摘要投稿通道开启日期:2023年10月28日
(2)论文摘要投稿截止日期:2023年11月15日
(3)论文摘要录用公示日期:2023年11月17日
(4)参会确认与重要信息登记日期:2023年11月20日
更多信息敬请关注论坛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扫描右侧二维码)

6、 旁听人员报名方式
本届会议受到了国内众多高校、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为促进更加广泛的学术交流,本届会议将向投稿未录用人员及未投稿人员开放部分线下参会名额(优先考虑前者),报名人员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如实填写本人信息。由于场地规模有限,组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终名额分配方式。相关信息届时将通过邮件通知参会人员,请及时关注邮箱。

三、论坛专家顾问
(一)论坛顾问委员会

|
姜培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低碳能源与CCUS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

|
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

|
郝吉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

|
江亿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零碳建筑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

|
焦念志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 |

|
赵天寿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席教授 |

|
高翔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白马湖实验室主任 |

|
张希良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气候治理与碳金融中心首席科学家 |

|
康重庆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

|
李政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
(二)论坛管理委员会

|
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

|
孙炘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 |

|
吴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

|
王哲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 |

|
谢小荣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 |

|
鲁玺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 |
四、论坛联系人
1、六大主题学术分会场及国际学术分会场
许 毛 组委会副主任
电话:13051555072
邮箱:xu-m21@mails.tsinghua.edu.cn
高晗博 组委会副主任
电话:13261655611
邮箱:ghb22@mails.tsinghua.edu.cn
2、碳中和创新创业分会场
夏成琪 组委会副主任
电话:15701192828
邮箱:xcq23@mails.tsinghua.edu.cn
张浩文 组委会副主任
电话:18745976699
邮箱:zhang-hw22@mails.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二零二三年十一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