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清华大学精品课评选办法》,经院系初评、研究生院评审认定、学校教学委员会2024年第4次会议审议通过,授予47门研究生课程“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称号,由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开设、碳中和研究院多位老师参与指导的《碳中和实践课》入选2024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

师资力量
《碳中和实践课》是清华大学碳中和能力提升项目的一门实践必修课程,由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鲁玺教授牵头负责,碳中和研究院各研究中心和学校12个院系的25位校内指导教师及实践课题企业指导老师共同参与指导。课程面向参与碳中和能力提升项目的学生,通过跨院系交叉组队的方式,合作完成碳中和领域相关课题。

校内指导教师
校内指导教师和实践课题企业指导老师相互配合,让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现状和碳中和相关科研实践问题的痛点与难点,结合自身兴趣优势及碳中和相关知识,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解决实际碳中和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通过校企专家联合指导和跨专业交叉组队的组织形式,加强学生对碳中和相关实践应用问题的深入认识和团队协作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部分实践成果获得多方好评。


在2024年12月5日举办的清华大学碳中和能力提升项目总结表彰会上,多位指导老师获颁2024年碳中和实践导师奖。
课程特色
直面真实课题,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深入行业领先企事业单位,了解企事业单位现状,解决其在碳中和相关科研实践问题的痛点与难点。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理解,提升学术素养,增强学术和职业发展胜任能力。

实践合作单位
促进学科融合,激发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潜力
课程面向参与碳中和能力提升项目的学生,通过跨院系交叉组队的方式,开展为期4-6周的实践调研工作。以实践课题为核心,探索和解决现实问题。如北京奔驰实践团队,来自不同院系的3位同学持续参与实践课题研究,支撑北京奔驰物流团队首次入围梅赛德斯-奔驰全球物流创新大赛决赛,凭“Green Pulse——北京奔驰物流运输碳排放管理系统”斩获第二名优异成绩。

覆盖培养全过程,增强学生对“碳中和能力提升项目”的认同感
课程实行校企导师(组)制教学管理模式,为每个实践团队设置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及实践管理老师,多渠道为同学们“真刀真枪”开展实践保驾护航。实践过程需完成项目开题、中期汇报、结题报告、结题答辩等各环节任务,促进同学们相互借鉴与交流。

实践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