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耐克中国协办的工业和电力低碳发展关键技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举办。研讨会邀请十余位相关领域学界和产业界权威专家,集中探讨工业及电力领域碳中和转型数字化关键技术,为“双碳”战略实现提供重要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教授鲁玺主持会议。

研讨会现场
贺克斌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化技术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在布局相关重点科技专项,各级地方政府也在做相关探讨,企业界、工业界正在积极探索碳中和领域的数字化创新技术。此次研讨应为国家、地方政府以及未来“双碳”目标的实现,在科技支撑方面,特别是在创新链、产业链紧密结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贺克斌致辞
在专题报告环节,耐克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监李凡以“耐克中国低碳发展实践及经验分享”为题,介绍了耐克从产品设计、工厂制造、物流及运营、门店和电商销售、包装到废弃产品回收一系列流程中的节能减排实践,以及耐克在位于江苏太仓的物流中心进行低碳建设和管理的经验。
EDF北京代表处技术创新主任冉泽以“通往净零的路径:创新势在必行”为题进行分享。他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介绍了目前各领域应该推进的方向,包括为实现净零排放,作为基础的三大技术——可再生电力、电网连通性与储能、可持续燃料,以及“十项扩展技术”,包括绿色钢铁、混凝土CCUS、替代制冷剂、电动汽车和充电网络、替代蛋白、直接空气捕集等。

专题报告环节
在特邀报告环节,金风科技双碳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奇峰以“金风科技零碳能源服务工业领域实践与分享”为题,分享了金风科技作为一家新能源龙头企业,在“双碳”大背景下在工业园区场景下的实践。他结合金风在工业园区或工业企业节能降碳节费业务方面的实际案例,分享了如何帮助园区或企业在回答“双碳”问题的同时,助力解决企业经营成本的问题。
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大伟作“近零碳园区综合能源运行设计”报告,介绍了山西祥睿在低碳科技、绿色金融以及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电动化改造等方面的工作。他还以祥睿在山西长治做的近零碳园区试点为例,分享了近零碳园区的实践经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战略规划部副主任张义以“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与实施”为题,就智慧化工业园区建设标准、整体设计及重点建设内容和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三方面进行分享,从智慧安监管理、智慧环保管理、智慧运营管理、智慧能源管理和应急指挥等五个方面针对去年落地的某石化企业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作了介绍。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博士后赵昊天以“园区能源智慧大脑——综合能量管理系统”为题,详细介绍了综合能量管理系统(IEMS)“云-边-端多级协同调度”的整体建设方案,以及能效管理、电网互动和“双碳”管理三大主题。他还介绍了几个园区典型案例,并指出其对用户和园区的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田金平围绕“工业园区能效提升降碳减污的技术途径”作报告,就工业园区能效提升的基本背景、工业园区能源使用的主要特点、提高园区整体能效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他强调,对园区来讲,提高能源效率的核心思想是实现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脱钩,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协同推进。

特邀报告环节
会上,与会专家还围绕如何更好地推动低碳技术在企业的落地应用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交流与探讨。专家们坦言,由于低碳技术往往需长期投资、短期内难以获得经济回报,企业不愿分享能耗数据,缺少专业的“双碳”系统管理人员等原因,低碳技术在企业的落地确实存在一定的困境和挑战。也有专家认为,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企业对于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助推了其低碳转型的意愿,应从降本增效角度出发,提升企业的配合度和积极性。与会专家表示,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构建交流平台,加强学术界、产业界互动对话,为共同推动低碳关键技术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