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环境学院王灿教授课题组发布了2007-2022年中国国家级至地级市级低碳政策强度数据集(“China’s low-carbon policy intensity dataset from national- to prefecture-level over 2007–2022”)。该数据集量化评估了覆盖中国国家级、31个省级、334个地级市级共7282条低碳政策的强度,并将政策强度聚合得到包含三类政策层级、四类政策目标和三类政策工具的子指数。通过与宏观和微观数据相结合,该研究成果可以为低碳政策量化评估、低碳政策制定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撑。

低碳政策对于促进中国制造业低碳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实证研究主要关注试点政策、政策短期阶段、区域以及行业政策效果的量化,政策强度评价的文本分析也更多地聚焦国家层面政策,缺乏对低碳政策进行直接且全面的量化。从方法学上看,对样本较小且手动标记成本较高的政策文本数据使用传统100%人工标记或预训练+微调范式可能导致较大的人为偏差和过拟合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ERNIE3.0小样本提示学习的混合模型对政策清单中的7282条低碳政策开展政策强度量化,提供了一套覆盖数据收集与清洗、政策文本分类、评分体系构建、政策强度量化、模型训练及验证的全流程透明可重复的政策评估新范式(如图1所示)。

图1. 构建中国低碳政策强度数据集的方法学框架

为了反映低碳政策强度的异质性,该研究进一步聚合得到了包含三类政策层级、四类政策目标、三类政策工具的子指数。研究发现,国家层面的低碳政策强度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其中2011年和2016年(即中国“十二五”和“十三五”计划的开局年)强度较强。从政策目标看,节能政策具有较好的连续性,而降碳政策在2009年中国首次提出碳减排目标后从2010年开始有了独立的政策。从政策工具看,虽然2015年之前低碳政策以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但2015年后经济激励型和综合类政策工具的贡献更大。

图2. 中国低碳政策强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该研究成果于2月16日以“2007-2022年中国国家级至地级市级低碳政策强度数据集”(China’s low-carbon policy intensity dataset from national- to prefecture-level over 2007–2022)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数据》(Scientific Data)上在线发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20级博士生董馨阳为论文第一作者,环境学院王灿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共同作者包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芳副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22级博士生张浩文、2023级博士生夏成琪。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97-024-03033-5

上一篇: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栾宗涛一行调研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下一篇: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鲁玺教授获得2023年度“青山科技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