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4月11日, Carbon Monitor团队在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五年影响因子:54.6)上发表题为《2024年全球碳排放和脱碳》的年度综述(Year in Review),为Carbon Montor天尺度全年碳数据连续第五年发表。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毕业生邓铸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地球系统科学系刘竹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国际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朱碧青博士, 斯坦福大学Steven Davis教授,法国气候环境科学研究所Philippe Ciais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地球系统科学系关大博教授和香港大学地理系宫鹏教授。该研究获“碳中和与能源智联”多边合作项目支持。

当前及往年发表:

1. 2024年:https://doi.org/10.1038/s43017-025-00658-x

2. 2023年:https://doi.org/10.1038/s43017-024-00532-2

3. 2022年:https://doi.org/10.1038/s43017-023-00406-z

4. 2021年:https://doi.org/10.1038/s43017-022-00285-w

5. 2020年:https://doi.org/10.1038/s41561-022-00965-8


2024年全球碳排放及脱碳

自1960年以来,全球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呈长期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2.2%)。这一长期趋势中存在由经济活动、能源价格和政策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年际波动,例如COVID-19疫情期间排放量骤降6.0%。持续增长的人类活动碳排放正在快速消耗《巴黎协定》目标下的全球剩余碳预算。鉴于2024年全球气温创历史新高,需积极推动脱碳进程实现关键转型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全球碳排放概况

研究基于Carbon Monitor数据(https://carbonmonitor.org)分析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及非化石能源发展带来的减排量。研究表明,2024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烧与水泥生产过程产生36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一增长态势表明全球碳排放尚未达峰,2020年因疫情冲击碳排放下降6%, 2021-2023年排放增速逐步放缓(年均增速分别为6.0%、1.8%和0.1%),2024年排放增速为0.9%。

排放总量前五位(中国、美国、印度、欧盟、俄罗斯)的国家2024年总排放232亿吨,占全球64%。各国趋势分化明显:印度和俄罗斯在2019年至2024年呈现连续增长趋势,也是2024年排放增速最快的国家(分别较上年增长4.5%和3.5%);欧盟和英国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24年分别下降3.2%和2.8%;中国(2022年-1.3%,2023年+2.5%,2024年-0.3%)和美国(2022年+3.2%,2023年-2.3%,2024年+1.5%)的排放增速则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从各部门排放占比来看,2024年电力部门占38.7%,工业28.5%,地面交通18.7%,居民部门9.4%,国际航运1.9%,国际航空1.8%,国内航空1.0%。2024年国内航空与国际航空分别增长3.7%和9.9%;国际航运较2023年下降了4.2%。

根据IPCC评估,为实现1.5℃温控目标,2020年后全球仅可排放3000至4000亿吨二氧化碳(67%至83%可能性下,含土地利用变化排放),即剩余碳预算。截至2024年,更新后的剩余碳预算仅剩1050至2050亿吨,若按当前排放速率,剩余碳预算预计将在2.6-5.1年内耗尽。若根据其他研究的剩余碳预算评估结果,2023年初1.5℃剩余碳预算仅剩600亿吨(66%可能性下),而2023年至2024年的实际排放已达800亿吨,超出预算133%。

全球脱碳进程

2024年天尺度碳数据包括了全球范围的“范围4抵消排放”(Zhu Liu and Guangqian Wang, 2025),量化了使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带来的碳减碳量,从而评估全球非化石能源发展的脱碳进程。1985年以来,全球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累计实现减排2240亿吨二氧化碳。2024年,全球范围4抵消排放(即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带来的减排量)达98亿吨碳排放,同比增长7.3%。其中,太阳能增长最为显著,达24.9%,风电、水电和核电分别增长7.6%、4.0%和1.5%。

范围四方法量化了通过非化石能源避免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对气候变化应对做出的贡献。全球的范围四碳抵消的贡献中,2024年中国因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而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39%,居全球首位;美国和欧盟分别占13%和10%;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则分别占5%、5%和4%。

从年度增速来看,中国2024年的范围4抵消排放较2023年增长14.5%,其中太阳能、风电、水电和核电的增长率分别为37.4%、13.2%、9.1%和1.5%。印度同比增长8.7%(太阳能13.3%、风电9.2%、水电3.8%);美国增长6.9%(太阳能36.9%、风电6.9%、核电0.3%、水电下降0.8%);欧盟和俄罗斯的增幅则相对较小,分别为1.0%和2.5%。

2024年全球碳排放及全球由于非化石能源使用而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尺度四排放)动态


Carbon Monitor 数据简介

Carbon Monitor基于多部门数据,包括全球电力生产数据(58个国家/地区)、工业生产数据(73个国家/地区)、城市交通拥堵数据(全球406个城市)、人口加权采暖度日数数据(206个国家/地区)以及全球航班飞行和海洋贸易数据,构建了涵盖电力、工业、地面交通、航空、航海、居民等多部门的碳排放量化框架。

Carbon Monitor提供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的全球逐日碳排放数据,时间分辨率为天尺度(https://carbonmonitor.org)。此外CarbonMonitor数据提供栅格化数据— Global gRidded dAily CO2 Emissions Dataset (GRACED,https://carbonmonitor-graced.org),空间分辨率为 0.1 度网格。

Carbon Monitor 公开数据库

Carbon Monitor 数据平台


主网站:

https://carbonmonitor.org/

https://carbonmonitor.org.cn/(中文网站)

欧洲数据库:

https://eu.carbonmonitor.org/

美国数据库:

https://us.carbonmonitor.org/

中国数据库:

https://cn.carbonmonitor.org/

主要城市数据库:

https://cities.carbonmonitor.org/

中国各省全年排放数据库:

https://cn.carbonmonitor.org/

近实时碳地图及甲烷地图:

https://carbonmonitor-graced.com/

能源生产数据库:

https://power.carbonmonitor.org/

碳盘点系统:

https://carbonmonitor-stocktake.com/

Carbon Monitor数据库被国际科学组织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GCP) 的《2024年全球碳收支年度报告》(Global Carbon Budget 2024)、《2023年全球碳收支年度报告》(Global Carbon Budget 2023)、国际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的《2021年科学联合报告》(United in Science 2021)、联合国环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20)和《2021年排放差距报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21)等采纳使用。


报告引用链接

1. 《2024年全球碳收支年度报告》

https://essd.copernicus.org/preprints/essd-2024-519/essd-2024-519.pdf

2.《2023年全球碳收支年度报告》

https://essd.copernicus.org/articles/15/5301/2023/

3. 《2021年科学联合报告》

https://library.wmo.int/viewer/57608/download?file=WMO_United_In_Science_2021_en.pdf&type=pdf&navigator=1

4. 《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

https://www.unep.org/emissions-gap-report-2020

5. 《2021年排放差距报告》

https://www.unep.org/resources/emissions-gap-report-2021

上一篇:埃克森美孚-清华大学“共同探索低碳解决方案”合作研讨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中英气候合作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