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6月28日下午,2025年国际“碳中和与能源智联”(CNEST)论坛专题论坛六成功举办。该论坛以碳中和与能源智联(CNEST)多边合作项目研究任务六“能源系统数字孪生”为主题,邀请七位海内外顶尖专家作主题报告,并组织集体讨论。

专题论坛六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哲担任主席,东京大学先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Masakazu SUGIYAMA担任联席主席。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国际处副处长王笑楠主持论坛。

王哲介绍了CNEST项目任务六的整体框架,指出未来智能能源系统需依托物理模型、实时传感与历史运行数据构建数字孪生,实现产-供-储-用全流程的可视化仿真、运行优化与性能预测。

王哲作研究任务介绍

主旨报告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工程学院教授Yun Wang以“推进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从物理到人工智能”为题作主旨报告,阐述了PEM燃料电池低温启动、传热和两相传输等多物理过程,详解ANN、CNN、GAN、SVM与GA等AI方法在材料与结构优化中的应用,展望下一代高性能燃料电池。

Yun Wang作主旨报告

Masakazu Sugiyama以“基于社会代谢分析并结合未来技术的碳中和情景研究”为题作主旨报告,分享了基于情景分析与动态生命周期评估(LCA)框架的碳中和技术路径研究方法,强调动态适应未来颠覆性技术对精准识别关键瓶颈和优先攻关方向的重要性。

Masakazu Sugiyama作主旨报告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李勇以“数智协同的能源系统孪生系统构建与运用”为题作主旨报告,展示了基于城市模拟技术的能源数字孪生系统,融合多源数据与人类活动关联,从底层到顶层实现全流程虚实映射,并支持V2G、光伏规划与虚拟电厂等多主体协同优化场景。

李勇作主旨报告

德岛大学科学技术系教授Yoshihiro Deguchi以“基于激光诊断与计算流体力学集成的数字孪生工业过程高级分析与控制”为题作主旨报告,介绍了将CT-TDLAS和LIBS激光诊断技术与CFD仿真深度集成的工业数字孪生方案,能够实时获取二维/三维温度与浓度分布,并在甲烷-氨气涡流燃烧器中验证了精准控制的可行性。

Yoshihiro Deguchi作主旨报告

王笑楠以“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促进化学工业脱碳”为题作主旨报告,分享了AI与数字孪生技术在化工产业脱碳中的实践路径,涵盖过程优化、能效提升与排放管控的案例,探讨一体化平台的设计要点。

王笑楠作主旨报告

腾讯碳中和实验室能源数字化专家王闻昊以“游戏技术支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工业数字孪生创新”为题作主旨报告,介绍了基于Unreal Engine 5的CO₂地质封存工业数字孪生平台,展示二维/三维可视化交互、动态数据解析与决策支持的先进应用。

王闻昊作主旨报告

在本次论坛中,与会专家围绕能源系统数字孪生的核心挑战——跨时空尺度建模、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标准化与开放共享以及理论-仿真-现场协同,达成了共识:必须构建AI-物理混合框架,覆盖从原子/设备级到城市/国家级的全链路,并依托高质量传感与历史数据实现实时诊断与性能预测;同时,通过开源数据集和统一接口大幅降低重复建设成本,提升协同效率。论坛激发了工程、AI 与政策深度融合的创新动力,点燃了清洁氢能与智能能源系统领域的跨界合作热情,并通过问卷反馈强调了将第一性原理嵌入AI模型、平衡仿真精度与实时更新、多尺度信息关联重构等关键科学问题,助力CNEST项目打造模块化、可迭代的数字脱碳平台。

上一篇:清华大学张强课题组与同丹课题组合作构建全球风光电力系统气候韧性策略

下一篇:2025年国际“碳中和与能源智联”论坛专题论坛5:聚焦“能源系统低/零/负碳关键支撑技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