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10月11日,第49期碳中和学术沙龙“油气甲烷减排技术与路径”在京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联合主办,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承办。会议由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崔翔宇企业高级专家主持并致辞。

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安环(双碳)中心副主任田望,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副经理邹林,中海油发展节能减排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安宝晶,西湖大学研究员张羽中,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能源甲烷高级研究员李湘等来自国内主要油气企业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院首席工程师于航等专家受邀作点评并参与讨论。

undefined

沙龙活动现场

邹林副经理以“中国石化甲烷控排典型应用技术”为题,详细汇报了中石化甲烷控排工作路径与控排技术等情况。重点针对油气生产全过程密闭治理工艺技术需求,介绍了单井密闭回收技术、单拉井密闭集输技术、装卸油排放治理技术、储罐排放治理技术、工艺池排放治理技术等最佳实践。

安宝晶高级工程师以“中国海油甲烷管控实践路径与未来规划”为题,系统介绍了中海油绿色低碳发展概况、甲烷控排管理实践、形势分析和工作计划等,分享了标准体系建设、行业交流与合作、甲烷排放监测与治理情况,最后指出甲烷控排已从科学研究上升至政治共识以及国际气候谈判的博弈焦点。

张羽中研究员以“基于大气观测探测和量化油气甲烷排放”为题,从大气观测在甲烷排放核算中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不同空间尺度的监测需求,讲解了甲烷卫星观测区域型与点源型的特征与关键应用,介绍了基于乙烷观测估算城市尺度燃气甲烷排放量的最新研究进展。

李湘高级研究员以“强化测量基础支撑,推动油气甲烷排放科学评估和验证”为题,开篇呼吁甲烷2.0时代已经到来,从强化甲烷测量支撑,科学开展排放评估和验证,用好金融杠杆撬动甲烷减排等维度,强调甲烷排放准确量化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评估与验证面临的难点,建议更好的利用金融手段促进甲烷减排。

随后,与会专家针对报告主要内容展开点评讨论,围绕油气行业甲烷管控面临的定位识别量化难、中低气量资源化经济性差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聚焦碳中和背景下油气领域甲烷排放控制迫切需求、关键技术、减排与利用路径等展开深入探讨,就中国“双碳”背景下油气行业有序推进甲烷排放控制达成一定的共识。

上一篇:天工计划荣获2025 Brightcon开放可持续发展奖

下一篇: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一行来访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