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法国开展国事访问期间发表书面讲话指出,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中法关系发展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正能量。此前,中国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应邀访法,与法方共同主持召开第15届中法科技合作联委会,进一步深化中法在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于4月29日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时提到,中法碳中和...
查看详情>>2024年4月24日,第八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北京辽宁大厦举办。年会期间,“零碳工业园区系统碳能管理与机制分论坛暨碳中和与能源智联(CNEST)第一期高端论坛”(以下简称“论坛”)顺利举办。本次年会由国家气候中心、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等5家机构联合主办,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美国环...
查看详情>>4月24日,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承办的第29期碳中和学术沙龙“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顺利举办。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尹志聪教授主持。沙龙活动现场尹志聪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孙巧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屈侠副研究员作主题报告。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张强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黄刚、北京....
查看详情>>甲烷(CH4)减排是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关键支柱之一。中国大量的甲烷排放来自煤炭部门。目前,中国已经承诺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降低煤炭消费和生产,并在未来几十年内大规模关闭现有煤矿。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关闭这些煤矿将如何影响甲烷的排放特征,以及中国能否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关闭策略来协同深化甲烷减排。产生这一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排放清单研究往往严重低估甚至忽...
查看详情>>2024年4月24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荣休首席科学家Mark Levine、首席科学家周南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冯威到访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以下简称碳中和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碳中和院院长贺克斌,院长助理鲁玺,气候治理与碳金融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等参加座谈。座谈会现场座谈会上,各方介绍了近期各自的科研动向。贺克斌向来访专家介绍了清华碳中和院的八大研究中心...
查看详情>>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15)上,全球各国共同提出了针对2020年的减排目标,成为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里程碑。如何追踪全球各国完成减排目标的情况、分析减排路径及驱动因素,对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有效制订未来减排策略,进而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地学系教授关大博团队在系统回顾COP15上全球各国提出的减排承诺基础上,基于投入....
查看详情>>近日,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教授鲁玺课题组与美国密西根大学Michael T. Craig助理教授团队联合,在揭示屋顶光伏的动态气候价值与潜力实现方面取得新成果。该研究基于未来多维气候模式的气候变化路径结果,量化了气候变化对居民屋顶的光伏发电潜力与用能行为的双重影响,揭示了气候变化提升居民屋顶光伏使用价值并促进屋顶光伏投资的影响机制。该研究首次量化了气候变化对可再生能源应用价值的影响,对面向中....
查看详情>>2024年4月19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中电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雄带队到访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一行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就共同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务实推动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达成广泛共识。中电碳中和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力,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孙炘、王哲、谢小荣、关大博,院长助理鲁玺出席座...
查看详情>>近日,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工业深度减碳研究中心、化学工程系张强教授研究团队在金属空气电池双功能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研究团队实现了基于数据驱动,创造了水系双功能(氧还原与氧析出反应)催化ΔE=0.57 V的活性记录,为水系金属空气电池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以锌空气电池为代表的水系金属空气电池因其高理论能量密度、固有安全性和低成本优势被视作极具潜力的下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然而,其正极侧氧还原与氧....
查看详情>>2024年4月12日,清华大学、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党建活动在雄安新区顺利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党支部、碳中和研究院党支部以及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党支部、绿研智库党支部、雄安绿研党支部的近80位党员、群众在线上线下参加活动,组成联合学习组,共同学习新质生产力相关理论、探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最新动向、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以产学研用合作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出席本次活动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