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时间2023年12月8日,能源基金会(EFC)、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ICON)和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在阿联酋迪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共同举办“空气、气候、能源——加速驱动全球行动”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来自气候和环境领域的国际组织、学术研究、金融机构等专业人士围绕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政策进展、清洁空气驱动碳减排行动和地方实践,以及当前面临挑战和解决思路等....
查看详情>>2023年12月4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在线上成功组织召开中英碳中和领域“陆海碳汇统筹与海岸带可持续资源利用”和“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科技创新合作专家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伦敦大学学院、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位领导专家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关大博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作引导发言。会议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查看详情>>12月1日,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承办的2023年第26期碳中和学术沙龙“电动船舶动力系统技术”顺利举办。会议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零碳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贺武研究员主持,并与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管尹乐作总结。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王俊利、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轮机长刘强、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明明3位专家受邀作主题报告,20余名专家学....
查看详情>>12月5日,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共同主办“深度脱碳技术与国际合作”边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国的学者和专家共同讨论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在致辞中指出,转型和创新是实现脱碳的根本,国际合作是推动全球创新的重要保障,期待大家通过此次会议,分....
查看详情>>11月27日,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碳中和研究院主办的“天工论坛-生命周期思想与碳中和”在辽宁大厦成功举办。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推进处处长王静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三处处长、环境工程学科项目主任杨静出席并致辞,论坛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岳东北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环境学院教授...
查看详情>>近日,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在线上组织召开的“中英碳中和领域零碳-韧性城市转型方向科技创新合作专家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伦敦大学学院、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位领导专家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关大博受邀参加会议并作引导发言。会议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处长张贤主持。张贤表示,中英双方在碳中和领域的科...
查看详情>>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易陈谊研究员主持的“高效率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关键问题研究”获批重点支持项目。本项目由清华大学和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报。项目围绕解决高效率、低成本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面积制备的关键问题展开,拟采用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工艺方法,通过对结晶过程的调控制备大面....
查看详情>>11月24日,中法人文交流机制中方牵头人、外交部长王毅同法方牵头人、法国外交部长科隆纳共同出席中法碳中和中心启动仪式并致辞。王毅说,共建碳中和中心是习近平主席和马克龙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半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法碳中和中心从构想变为现实,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正式启动,发出中法加强绿色科技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信号。王毅表示,8年前,中法携手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历...
查看详情>>11月22日,由清华大学牵头发起的“碳中和与能源智联”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启动工作座谈会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多功能厅举行。校长王希勤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副校长姜培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金红光,中国工程院院士、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等多位专家学者及项目国内参与单位和支持单位代表、学校院系部处负责人....
查看详情>>11月20日至22日,清华大学工科联席会议主席、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子系黄翊东教授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2023亚洲工学院院长论坛暨女性“明日之星”研讨会并作主题报告。2023亚洲工学院院长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的变革对教育和科研的影响”。贺克斌介绍了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建设情况,并指出,人工智能为高校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机遇和考验,要将人工智能与学校整体学....
查看详情>>